坐落于瑞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閣巷新區的浙江中瑞橡膠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瑞),是一家專業生產高分子混煉橡膠材料,集技術研發、高端橡膠制品銷售和服務的企...
坐落于瑞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閣巷新區的浙江中瑞橡膠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瑞”),是一家專業生產高分子混煉橡膠材料,集技術研發、高端橡膠制品銷售和服務的企業,可年產12萬噸高分子混煉橡膠,產品廣泛應用于橡膠輪胎、鞋材、電子產品、電線電纜等領域。
這家在瑞城從事橡膠銷售達22年之久的貿易公司,偏偏不走尋常路,從“銷售”轉型為“生產”,并搭上“智能制造”的列車,走出了一片不一樣的天地。
從“銷售員”轉型為生產者
踏上“智能制造”之路
1993年,現“中瑞”董事長王建森與合作伙伴創辦了溫州中瑞化輕工貿有限公司,常年奔波于全國各地,為合作的鞋廠、機械廠、印刷廠采購橡膠材料。
交流多了,不少鞋企負責人向王建森抱怨,橡膠原料煉成混煉橡膠鞋底需要經過多道工序,耗電量大而且煉膠時整個車間內粉塵飛揚,跟面粉廠似的,空氣中還彌漫著一股臭味,對員工身體健康和當地環境帶來極大的危害。
“有沒有一種全自動生產設備,讓煉膠的過程一氣呵成,又不污染環境。”王建森請教橡膠行業的專家,希望他們幫忙解決這一問題。他說,當時就想著好好當“配角”,盡可能為客戶排憂解難。
在市場調查中,王建森得知,國內外高標準輪胎生產企業已經采取最新的智能設備流程,可實現煉膠過程全密封自動化。
“既然適用于輪胎生產,肯定也適用于膠鞋行業。”揣著這一想法,王建森相繼走訪了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和青島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沒想到,他的想法得到專家們的一致認可。
“眾所周知,汽摩配行業和制鞋行業是瑞安市的支柱產業,又是橡膠使用‘大戶’,目前使用傳統煉膠技術存在用工量大、污染大、耗能高等問題。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創辦一家企業,全自動生產環保橡膠成品,服務瑞安市膠鞋和汽摩配行業呢?”王建森與幾位合作伙伴商議,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2015年,浙江中瑞橡膠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瑞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閣巷新區誕生,總投資2.1億元(目前已經完成一期1.2億元項目投資)、建筑面積3.27萬平方米。王建森帶領公司團隊,再次來到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希望雙方展開合作,邀請該院專家進行橡膠混煉膠全自動生產流水線設計,并從全國各地購買生產設備,邀請專家來瑞進行設備自動化連接。
2016年10月份,“中瑞”正式投產。至此,該公司實現華麗轉身,從“銷售”轉型為“生產”,順利從“配角”變為“主角”。
提效率 控粉塵 降污染
生產流程更智能、更環保
近日,記者跟隨王建森,走進了“中瑞”的生產車間。
從一樓車間至四樓車間,記者最大的感覺是“空”,幾乎每個樓層都只有二三位員工。王建森說:“員工最多的樓層有6人,最少的僅1人。‘中瑞’幾乎實現了生產全自動化。”
作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工廠”,“中瑞”的智能化過程不是簡單地集成一堆電腦,而是通過中控室內的中控臺,將所有設備以及工藝流程“全線打通”,實現全自動智能化煉膠。
“形象地說,中控臺就是企業生產的‘大腦’,操控著由混煉中心智能化物流系統、MES系統、自動化煉膠裝備、粉塵凈化處理系統組成的‘肢體’,通過信息化手段,完成生產橡膠混煉膠所需的炭黑、膠料、油料等原料的自動輸送、貯存、配料、稱量等,從而實現車間生產流程的全自動、精確化。相比傳統工藝,智能化生產效率高,產品差異小、性能穩定,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車間技術人員說,一旦一條生產線出現故障,中控臺會顯示故障點和故障原因,技術人員可以立即調試機器,恢復生產。
記者了解到,按照以往的人工煉膠方式,一家企業14名工人手工操作,平均一天煉膠6噸;而在“中瑞”,一個生產流程需要16名工人,但16人基本職責是維護機器運轉,平均一天生產70噸膠,效率是傳統模式的10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中瑞”智能化煉膠不僅生產流程一氣呵成,而且產生的粉塵微乎其微,粉塵飛揚濃度指數僅為6.81-9.61毫克/立方米,不僅低于我國行業標準12毫克/立方米,更是遠遠低于傳統煉膠粉塵飛揚濃度指數138-2750毫克/立方米。同時,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水資源可重復循環利用,無污水排放,實現節水、環保雙贏局面。
“煉膠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是多數膠鞋企業主的‘心頭病’,而‘中瑞’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治療’煉膠污染。2016年年底以來,陸續有6家膠鞋廠與我們展開合作,極大地改善了他們的廠區環境。”王建森說。
未來繼續走“智能制造”之路
與汽摩配、膠鞋行業同行
瑞安名匡鞋業有限公司位于仙降街道,早在“中瑞”從事橡膠銷售時就是老顧客,也是“中瑞”轉型后的第一個客戶。公司董事長嵇王成談起與“中瑞”的合作,贊不絕口。
嵇王成介紹,煉膠過程耗電量大,為了節省開支,公司基本選擇晚上22時以后開展這道工序,而且煉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末,企業煉膠車間內總是飄著一層漂浮物,空氣中還彌漫著一股臭味。但自從使用了“中瑞”提供的成品膠,車間面貌煥然一新。
“雖然成本上貴了一點,但換來了企業生產環境的改善。其實,這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在企業發展的進程中,會不斷有更好的產品代替原先的產品,這是企業進步的標志。作為膠鞋廠老板,我希望這個產業與時俱進,越來越環保、先進。”嵇王成說。
王建森說:“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們會堅持走智能化道路,用‘智能制造’搶占市場,試圖破解行業的污染難題,并與瑞安膠鞋企業、汽摩配企業攜手前行。”
“中瑞”高分子混煉橡膠正式投產后,吸引了中國橡膠協會的目光。該協會工作人員相繼3次來訪,對產品的前景充滿信心;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特地派專業人員前來考察,簽訂合同,將“中瑞”設為該學院的產學研究中心,還將優秀畢業生送到“中瑞”就職;高分子混煉橡膠還被傳到歐美、東南亞等地,多家外企負責人前來考察洽談合作。